西宁市郦城名都小区(12 栋住宅楼、890 户居民)曾因人工车辆管理效率低下,面临高峰期入口拥堵(最长排队 30 分钟)、外来车辆占用业主车位(月均 15 起纠纷)、临时车收费漏错(年损失约 2 万元)等问题。为改善管理,小区部署车牌识别系统,实现车辆自动识别、分级管控与动态管理,构建有序停车环境。
一、部署背景与系统选型
小区管理痛点集中:人工登记每车耗时 40 秒,早晚高峰排队长达 50 米;外来车管控缺失,业主车位被占投诉频发;人工计费易出错,造成经济损失。
结合高原特点选型:深度学习摄像机(识别率≥99.5%),支持青海新能源车牌(青 A・D 开头)及特殊号牌;道闸为快速起降型(1.5 秒抬杆),适应 - 25℃至 35℃环境;管理平台含白名单、计费、车位引导功能,可对接物业收费系统。
二、系统部署关键环节
1 设备安装与点位规划
入口设双摄像机:主摄像机装于道闸前 3 米(高 1.5 米,俯角 15°)拍车头,辅助摄像机拍车尾,应对逆行或遮挡。出口对称布置,确保多角度识别。
道闸安装注重安全:距岗亭 2 米,基础为 30cm 厚 C30 混凝土;与摄像机联动,配红外对射传感器,防止砸车。
2 调试与参数优化
针对西宁冬季多雪,开 “雪天模式”(快门 1/500s),增强车牌对比度;-20℃测试 72 小时,识别率稳定在 99.2%。
录入 890 户业主车辆信息,设 “自动抬杆 + 免费通行” 权限;临时车按 “识别 - 计时 - 扫码支付 - 抬杆” 流程,费率为 2 小时内免费、超时 3 元 / 小时。
三、应用成效与优化措施
1 管理效率提升
系统投用后:入口通行时间从 40 秒缩至 6 秒,高峰排队≤5 分钟;外来车占比从 35% 降至 12%,车位纠纷月均 1-2 起;临时车收费零误差,年增收 3 万元。
特殊场景应对:车牌污损可 “模糊识别 + 手动确认”;雪天摄像机加热防雾,保障识别稳定。
2 优化措施与反馈
夜间识别率从 98.5% 升至 99.3%(加装可调暖白光补光灯);新增 “业主远程授权”(微信小程序提交访客车牌,有效期 24 小时),解决亲友来访登记麻烦。
居民满意度:92% 认可便捷性,85% 认为停车秩序改善,物业纠纷降 60%。
四、扩展与运维
系统已对接监控平台,实现 “车牌识别 + 视频联动”(存 10 秒视频);计划接入车位引导系统,缩短寻位时间。
运维机制:保安每日巡检设备;每月用测试车校准识别率,清镜头灰尘;每季查线路(防冻),确保低温运行。
该案例通过本地化优化(应对雪天、低温)和人性化调整(远程授权),解决了高原小区车辆管理难题,为同类社区提供了借鉴,推动管理从 “人工” 向 “智能” 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