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旧小区安全治理与便民服务升级的双重目标驱动下,西宁郦城名都小区全面推进充电桩改造工程。此次改造聚焦 “飞线充电” 顽疾,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,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性与便利性,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本。
一、改造背景:直面安全与便民双重痛点
1. “飞线充电” 安全隐患严重:作为建成超 15 年的老旧小区,郦城名都此前 80% 以上居民存在 “飞线充电” 现象。据物业统计,近五年因充电线路老化、短路引发的火情达 5 起,“飞线” 缠绕楼道、外墙更成为消防救援的重大阻碍。
2. 充电需求与设施供给失衡:小区现有住户 1200 余户,电动车保有量超 600 辆,但原有的简易充电设施仅能满足 20% 的充电需求,排队充电、抢占车位矛盾频发,居民改造意愿强烈。
二、改造方案: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并举
1. 电力扩容与线路改造:联合供电部门对小区电网进行升级,新增 2 台专用变压器,改造低压线路 3000 余米,确保充电桩接入后用电稳定。同时,采用防火阻燃电缆替代老旧线路,从源头消除电气火灾隐患。
2. 智能化充电设施布局:在小区内新建 6 处集中充电棚,配备 200 个智能充电端口。充电桩支持扫码、刷卡双模式操作,内置过载保护、漏电保护装置,充满后自动断电。每个充电棚顶部加装光伏板,日均发电 150 度,可满足 30% 的充电能耗。
三、实施路径:多方协同保障工程落地
1. 居民自治参与决策:成立由业主代表、物业、社区组成的改造小组,通过 3 轮意见征集确定充电棚选址、收费标准等方案。对低层住户担忧的噪音、采光问题,采用隔音材料和透光顶棚进行针对性优化。
2. 政企合作分担成本:申请政府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解决 60% 建设费用,剩余部分由物业投资、居民预存充电费分期抵扣。引入第三方运营企业负责后期维护,实现 “建设 - 运营 - 维护” 全链条服务。
四、改造成效:安全、便民、环保三重突破
1. 安全隐患清零:改造完成后,小区 “飞线充电” 现象彻底消除,电气火灾风险指数下降 95%。智能充电桩运行半年来,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。
2. 便民服务升级:充电设施覆盖率提升至 85%,居民平均充电等待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。手机端实时查看充电状态、自动扣费功能,使满意度调查达 98%。
3. 绿色节能示范:光伏充电棚年减少碳排放约 120 吨,获评西宁市 “绿色社区” 示范项目,吸引周边 12 个小区前来学习取经。
此次改造不仅解决了郦城名都小区的 “老大难” 问题,更探索出老旧小区充电桩改造的 “西宁模式”。未来,该模式将在全市推广,持续为居民营造安全、绿色、便捷的居住环境。